首页 >> 行业资讯 > 综合医学常识 >

溶血性黄疸

2024-11-27 01:35:49 来源: 用户: 

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并产生大量非结合胆红素,这些胆红素超过肝脏的摄取能力和排泄能力,从而在血液中滞留并渗透到组织中,导致黄疸的出现。

溶血性黄疸分为先天性溶血性黄疸和后天性溶血性黄疸两种类型。

典型症状包括贫血、黄疸以及某些情况下的脾肿大。

这种黄疸也可能引起腹痛和其他消化系统症状。

通常这些症状出现时都比较突然且显著。

治疗方法包括针对病因的治疗,如纠正贫血、去除诱因等。

此外,光照疗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,通过照射蓝光来降低血清中的非结合胆红素水平。

在某些情况下,可能还需要进行换血治疗或输血治疗。

如有疑虑或出现相关症状,请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。

  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,并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